明正電子 業(yè)務說明:
【授牌代理線:風華高科、奇力新、普思、村田、三環(huán)、光頡、樂山、寶浦萊、揚杰、華晨、美磊、美桀 】【經營產品線:阻容、磁感、晶體管等產品.】
華為:Mate40系列研發(fā)時長三年,不包括5nm麒麟芯研發(fā)費超37億元 -奇力新代理商/風華代理商/奇力新代理/風華高科代理/ 國巨代理,深圳華新科代理,蘇州風華代理,蘇州電容電阻電感發(fā)表時間:2020-11-09 11:28 在華為看來,投資了非常巨大的研發(fā)投入,也經歷了非常艱難的過程,但很遺憾的是他們在半導體制造方面,在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這種資金密集型的產業(yè),華為沒有參與,他們只做到了芯片的設計,但沒搞芯片的制造,這是華為非常大的一個損失。 11月9日消息,作為目前華為最頂級的旗艦手機,Mate40系列背后研發(fā)充滿了故事,而余承東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款新機光研發(fā)就耗時3年。 余承東表示,華為Mate40系列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te手機,研發(fā)時長三年、投入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而且這個研發(fā)費用是不包含5nm麒麟9000處理器的,后者的研發(fā)費用要比它多的多。 “人力、時間還是資金上的投入都是歷代Mate中最高的,Mate40系列是現在5G手機中,最成熟的機型,畢竟這是華為第三代5G手機”余承東說道。 余承東還透露,Mate40系列是華為第一次采用5nm芯片,面臨著不少挑戰(zhàn)。比如之前很多IP可以從外部購買獲得,但由于5nm制程工藝領先于時代,傳統(tǒng)IP公司趕不上進度,因此在麒麟9000上采用了大量自研IP,工作量遠超以往。華為對此早有所料,三年前便開始組織團隊進行5nm技術攻關,留足了夠打磨、驗證、試錯的時間和機會。 對于友商的新機,華為消費者業(yè)務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則表示,麒麟9000上行速率是iPhone12的6.8倍、下行是2.6倍。之所以稱為“第三代5G技術”,是因為使用了超級上行技術。由于手機發(fā)射功率有限,一般離基站越近上行速率越快,反之則上行急劇下降,而超級上行令華為手機在中遠距離表現遠超友商。 Mate40系列供貨緊張 對于Mate40系列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供貨緊張,大家不好買到。 有不少渠道商已經在社交網絡上爆料稱,華為前期Mate40系列供貨會非常的少,后續(xù)也不會很多,所以想要購買的話,官方搶不到的話,就要去第三方渠道商處購買,所以被加價也是情理之中事情,貨源少的情況下,他們拿貨也非常困難。 一位渠道商明確表示,想要Mate40 Pro系列手機,至少要加價千元,而且還確定到貨時間,如果供貨持續(xù)少的情況下,后續(xù)可能加價的更多。 當然也有經銷商變相加價,原價購買Mate40系列手機,但必須要搭配買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配件。 一些用戶則是很直白的表示,Mate40 Pro難買,Mate40 Pro +更加難買?!案居啿坏?Pro+,店里不接受預定,線上訂不到,太難了?!?/p> 對于上述情況,從華為內部員工透露,Mate40 系列缺貨主要因為供應鏈、產能跟不上巨大的市場需求,后續(xù)會產能及市場供應會逐步上來,不過當前市場頗為火爆的 Mate40 Pro + 后續(xù)依然會缺貨嚴重。 此外,消息人士也爆料稱,華為對Mate40系列嚴控供貨,他們此時需要的是給渠道足夠的信心以及爭取至少一年以上的渠道價格穩(wěn)定?!皝y價就很危險,怕的是價格亂了,經銷商真的是做完這一單就換其他廠商的門頭(門店招牌)了。” 有經銷商表示,對于經銷商來說,如果不是華為的體驗店或者堡壘店,在分貨上幾乎沒有優(yōu)勢。很明顯,華為在 “抓大放小”,控制貨源就是控制價格的穩(wěn)定。 繼續(xù)發(fā)力芯片研發(fā) 余承東曾坦言,因為沒有中國芯片制造業(yè)能支持,面臨著沒有芯片可用的問題?,F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華為沒有辦法生產。中國企業(yè)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事實上,華為方面已經多次公開表示,將跟中國企業(yè)一起在芯片、操作系統(tǒng)等核心上突圍。華為承認中國終端產業(yè)的核心技術與美國差距很大,但他們希望中國企業(yè)能夠從根技術做起,打造新生態(tài),大家一起團結,在核心技術上進行突圍。 按照之前的制裁細節(jié),只要半導體生產工藝上,哪怕使用了任何一點美國技術,都不能給華為來生產。對此,華為也表現的很無奈,他們也很遺憾,第一是在芯片領域探索,過去華為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后到比較落后,到有點落后,到終于趕上來,到領先,到現在又被封殺。 在華為看來,投資了非常巨大的研發(fā)投入,也經歷了非常艱難的過程,但很遺憾的是他們在半導體制造方面,在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這種資金密集型的產業(yè),華為沒有參與,他們只做到了芯片的設計,但沒搞芯片的制造,這是華為非常大的一個損失。 隨著打擊力度不斷加強,華為方面的態(tài)度也越發(fā)明確,將全方位扎根,突破物理學材料學的基礎研究和精密制造。在終端器件方面,比如顯示模組、攝像頭模組、5G器件等方面,華為正大力加大材料與核心技術的投入,實現新材料+新工藝緊密聯動,突破制約創(chuàng)新的瓶頸。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 -奇力新代理商/風華代理商/奇力新代理/風華高科代理/ 國巨代理,深圳華新科代理,蘇州風華代理,蘇州電容電阻電感 +廣東電子元器件代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主要為轉載,如有侵權請即刻聯系我司刪除,謝謝! Kenny 客戶服務熱線13751413562 |